-
近代紫砂名家与作品欣赏丨杨凤年·风卷葵壶
风卷葵壶 高10.6厘米 口径6.7厘米 作者:杨凤年 此壶材质取天青泥,器身呈暗红泛青紫,色泽沉着大方。壶身造型取风卷葵花之形状,既应物象形,又气韵生动。此风卷葵壶的式样是仿大亨所创造型,图案规则,做工精致,仿古式而合度,器形的工艺甜味浓厚,不愧为紫砂茗壶艺术史上女艺人的杰作。把梢下钤篆书阳文“杨氏”小圆印。 杨氏为杨彭年胞妹杨凤年,擅长花货,制壶技艺优于其兄,从此风卷葵壶的…
-
近代紫砂名家与作品欣赏丨子怡·扁掇壶
扁掇壶 高5.2厘米 宽11.2厘米 作者:子怡 此壶全器呈半球乳状,朱泥中掺熟料呈微梨皮。壶把略垂,有稳重感,壶流微曲颇小,与壶身半球形相配。器底巧妙地加上圈足,托起全器,堪称神来之笔。底署“松竹开山迳 子怡”七字行楷刻款,笔意悠闲,若即若离,用竹尖刀乘泥坯末干时刻写,颇富意境。子怡,不知何许人也。子怡所作朱泥壶有多种款式存世,底部皆以刻划诗句,以喻品茗清雅之情,风格沉稳古朴。  …
-
近代紫砂名家与作品欣赏丨杨凤年·台笠壶
台笠壶 高7.8厘米 口径3.2厘米 作者:杨凤年 此壶底钤“杨氏摹古”印款,把梢下有“玉禽”小章。壶身铭:“笠荫喝,茶去渴,是二是一,我佛无说。曼生铭,羽琌山民书。”此壶造型简朴,形似署天所用的箬笠,色泽古雅,而壶铭则具有使人深思的哲理,更令人喜爱。此壶由杨彭年之妹杨凤年(字玉禽)作,杨氏制壶得家法。 壶铭作者为龚自珍(1792-1841年),字尔玉,更名易简,…
-
紫砂名家与作品欣赏丨杨彭年·仿古井栏壶
仿古井栏壶 高8.6厘米 口经7.9厘米 清 杨彭年制 陈曼生铭 此壶色泽赤赭,通体似细桔皮纹,造型古朴、端庄、典雅、短流、圆把,平盖平底。壶身两侧刻有长篇楷书铭文。一侧刻铭款:“维唐元和六年,岁次辛卯,五月甲午朔,十五日戊申,沙门澄观为零陵寺造常住古井阑并石盆,水充供养。大匠储卿郭通。”另一侧刻铭以偈赞曰:“此是南山石,将来作井阑。留传千万代,名结佛家缘。尽意修功德,应无朽坏年。同沾胜福者,超于弥勒前。曼生扶零陵寺唐井文字为寄沤清玩。”铭文内容…
-
老照片,记录陶都紫砂的岁月变迁
最近搜集了一下陶都紫砂的老照片,这些原汁原味的老照片也再现了陶都的悠久历史,展现昔日陶都景象,还原了陶都人自强不息的精神。 开矿炼泥 民国徐珂在《清类钞》一文中描述道:“泥初出山时,大如煤块。舂以杵,必数次,始取其较细者,浸之於池,经数月,则粗分子下沉。其最上层,皆有黏性,乃取以制器。” 直到解放前后,有用石磨磨泥粉的手工制法,此法一直沿用到1957年。在1958年,紫砂泥的加工实现了机械化。 制陶 蜀山旧街,是明中晚期至上世纪60年代宜兴紫砂的生产和销售中心。山上窑火连天,山下商…
-
近代紫砂名家七大艺人之顾景舟
顾景舟(1915-1996),原名景洲。别称:曼希、瘦萍、武陵逸人、荆南山樵。自号壶叟、老萍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,被海内外誉为“壶艺泰斗”,作品为海内外各大博物馆、文物馆收藏。1915年10月18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上袁村。1920年入宜兴县第六高等小学堂(现在的东坡书院)学习,由锦洲改名为景洲。 30年代,因家境困顿,无法入中学继续深造,在跟随吕梅笙攻读古文三年后,18岁时,辍学在家的顾景舟在家从师于祖母邵氏,学习紫砂工艺,并给自己小书房取名:墨缘斋,始用印墨缘斋、墨缘斋意堂制、景记。 1…
-
近代紫砂名家七大艺人之蒋蓉
蒋蓉(1919—2008),别号林凤,江苏省宜兴市川埠潜洛人。1956年,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她为紫砂工艺“技术辅导”,为当时工艺界的最高荣誉和待遇。1995年被授予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”称号,为中国紫砂工艺史上第一位女工艺美术大师。她不仅将自己毕生的精力投入到紫砂花货的创新研制中,更为后人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。 蒋蓉11岁随父亲蒋鸿泉学艺,1940年由伯父蒋鸿高带至上海制作仿古紫砂器,曾为虞家花园设计制作花盆,1947年回乡。1955年和广大紫砂艺人一起克服重重阻力,加入蜀山陶业生产合…
-
近代紫砂名家七大艺人之朱可心
朱可心(1904年10月~1986年3月26日),艺名可心,寓意“虚心者,可师也”,15岁时拜汪升义为师,与吴云根,汪宝根结为师友。虚心好学,刻意求新,壶艺初芈露锋芒,后经吴云根介绍,1927年被江苏省立宜兴陶瓷职业党校聘为窑业技工,此间创作紫砂咖啡茶具。1932年设计制作《云龙鼎》,高84公分,参加百年一度的美国芝加哥博览会展出,荣获特级奖。继有作品《竹鼎》在上海蓬莱市场展出,被宋庆龄以500英镑收藏。因技艺出色被提升为技师。八年抗战,学校停辨, 1953年12月应邀参加文化部举辨的”全国民间…
-
近代紫砂名家七大艺人之王寅春
王寅春,(1897-1977年)1910年拜制壶艺人金阿寿为师,学习紫砂陶艺。5年满师后,上门帮客户当制坯师傅。1921年起,因他制坯手艺特好,上海客户向他长期定制各式水平壶,他用印“阳羡惜阴室王”盖于壶底,“寅春”章盖于壶,从而名扬上海。后来,蜀山金石篆刻家潘稚亮刻“王寅春”方章相赠,他宝爱此印,一生一直用这方印钤于壶底。 1934年吴德盛定制销往国外的300套小花盆,因期限紧迫,他率先创用模具制作,提高效率,速度加快,如期完成任务。1935年,到上海为古董商龙怀希仿制紫砂古董,使他接触明清的…
-
紫砂精品 ‖ 周春亚 —— 《仿古如意壶》
仿古如意壶 作者:周春亚 泥料:一厂老拼紫 容量:330cc 仿古如意在传统仿古壶造型上加饰如意筋纹,身、盖、颈、腹、钮,错落有致,骨肉亭匀。 仿古如意壶的如意纹,寓意着平安如意,和和美美,深受中国人喜爱。唯愿伴君千里,如意常安。 如意仿古,顶项及腹,骨肉亭匀,壶口沿与壶盖,截成一条圆线,口、盖各占其半,盖子盖上即吻合成一条饱满圆线,无扎实功力者不能为之。 壶钮为如意形桥梁式,平缓舒展合体。既别致儒雅,又赋予了仿古如意壶全新的创意,更显作者精工巧思。 壶身以如意云纹组成,有着起伏的动感,隐现着古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