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近代紫砂名家与作品欣赏丨邵友廷·蛋包壶
矮蛋包壶 高8.8厘米 宽13.3厘米 作者:邵友廷 矮蛋包壶曾为邵大亨所创,是邵友廷之名品。容量较大,软提,适于家中与茶坊间携带,为清末茶坊的流行款式。壶身圆浑丰满,线条柔和,长颈饰云肩线,挺而精细,口盖母子线配合,稳如天压地。盖内钤“友廷”二字楷书椭圆章。罐钵之盖式,用手抓开启冲泡茶叶,边饰双线,中有一小气孔。壶嘴三弯,伸展自如,圆腴光润,品茗端拿摩挲,手感触觉舒适。泥色为紫红色,久用光润如古玉,亚光闪亮。底为凹形,颇有特点,…
-
近代紫砂名家与作品欣赏丨冯桂林·木瓜壶
木瓜壶 高14.5厘米 宽21厘米 作者:冯桂林 此壶系三十年代流行款式,与平常之茗壶截然不同。冯桂林所制木瓜,壶身饱满高昂,气势非凡。壶嘴、壶把弯曲,线条优美自然,节疤顺畅得体,尽心精雕细琢枝干生态,健壮有力,又不失实用。重叠木瓜叶形为壶盖,一小枝干作壶钮,触觉舒服,品玩味足,与光润简洁的壶身对比十分协调。壶身一侧刻隶书:“煮白石,泛绿云,一瓢细酌邀桐君。岐陶刻。”另一侧刻折枝花卉,并署:“宜兴任漱石画。”底钤“金鼎商…
-
近代紫砂名家与作品欣赏丨杨彭年·合欢提梁壶
合欢提梁壶 高11.5厘米 口径 6.8厘米 作者:杨彭年 此壶泥色呈深紫褐色,光润鉴人。形制为“曼生十八式” 中的合欢壶,经文人与艺人合作,制成合欢提梁壶,壶底钤“杨彭年造”印款,并在壶身铭:“庐橘微黄尚带酸,坡公句。子繁。”子繁与翟子冶常在紫砂壶上唱合,传世作品可佐证。 此壶应该是嘉庆二十四年(1819)陈曼生离任之后,“曼生壶”之名生仍吸引着当时文人继续参与制…
-
近代紫砂名家与作品欣赏丨冯桂林·合桃壶
合桃壶 高9厘米 宽13.8厘米 作者:冯桂林 民国十年,江苏利永陶器公司在蜀山开办“利永陶工传习所”(即萌芽期的宜兴陶校),招收二十名学员,冯桂林成为其中一位。当时传习所聘程寿珍、范大生、江案卿、汪宝根、范占、邵云儒等为技师。冯桂林拜范大生为师,定期举行考工比赛。冯桂林苦练基本功,历次考工总是摘得桂冠。 传习所毕业考核,冯桂林制作的是合桃壶,这是范大生传授的成功之作,并以美学…
-
近代紫砂名家与作品欣赏丨储铭·牛盖洋桶
牛盖洋桶壶 高 12.6厘米 作者:储铭 此壶是在传统洋桶壶基础上加添装饰,肩变为凹肩线,盖为母子双线相吻合,颈与肩有精细的节奏变化。该壶特点是携带方便,便于保暖与藤提相配套,俯视线条韵律丰富,嘴为洋桶式,底部圆韵,比传统造型更精制,深受当地陶工.业主的欢迎,成为历史名作。 储铭(1881-1937年),初名腊根,号大匠巨人,亦号龙溪山人。时人称“洋桶王”,制牛盖洋桶壶出名,崭露…
-
近代紫砂名家与作品欣赏丨陆思亭·思亭壶
合欢壶 高8.4厘米 口径7厘米 作者:杨彭年制 陈曼生铭 此器是陈曼生与杨彭年结合的佳器,底印“阿曼陀室”,把梢印“彭年”。其印章、书法、铭藻、款式书卷气息醇厚,确实别具一番文学情趣。壶肩题刻铭文:“试阳羡茶,煮合江水,坡仙之徒,皆大欢喜。”壶铭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,勾勒了一幅生动的生活场景。“合江”是四川南部一县名,赤水河与长江在此汇合。“合欢”之意是两人共同欢乐。怎么欢乐呢?对于苏东坡的仰慕者来说,就是用好水(合…
-
近代紫砂名家与作品欣赏丨惠孟臣·一粒珠
朱泥小壶 作者:惠孟臣 此壶选材为大红泥,胎质细薄,色泽鲜丽娇嫩。造型简朴,雅致脱俗,巧而不纤。壶腹为滚圆的球形,无颈,口盖为嵌入式,小圆珠钮,为传统紫砂造型,俗称“一粒珠”。 三弯式管状流,外圆内扁的环形把,制作精妙,气韵天然。这件朱泥小壶,小巧玲珑,式度妍雅,所谓“通体柔情,绰态婵娟,如妃子浴华清池中。”流口、壶口与把手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,此乃试壶一招。壶底内挖圈足,略内凹。这是我国…
-
近代紫砂名家与作品欣赏丨陆思亭·思亭壶
思亭壶 高9.3厘米 宽12.3厘米 作者:陆思亭 壶身如葫瓢,弯嘴自腹向上胥出,圈把秀丽,高虚盖与壶口相切,呈一完整的器体。圆球形钮,的脚明显,干净利索,圆包底,整器均为明接处理手法,此壶已成为特定的形制名称。 思亭姓陆,原为清初陶人。年代较早的思亭壶,壶嘴曲度较小,流口简练,趁泥坯七分干时,以竹刀落款于盖口墙沿,笔致尚称工整。年代稍晚些的思亭壶,风格柔美,壶嘴已受…
-
近代紫砂名家与作品欣赏丨顾景舟·石瓢壶
石瓢壶 高8厘米 宽17.5厘米 作者:顾景舟 此壶胎用纯净的紫泥制作,光洁圆湛,紫红典雅喜人。此壶作于1948年,一式共制五把,赠与吴湖帆、江寒汀等沪上画家。此壶属其中之一,壶上刻有吴湖帆手书;“细嚼梅花雪乳香,寒汀兄为余画茶壶倩自题”。另一面陶刻梅花鸟雀,署:“湖帆道兄正画,寒汀”。书、画均由顾景舟亲手镌刻,双刀技法,笔意秀美,画姿传神。底钤“顾景舟”方印,盖内有“景舟”长方印。 &…
-
近代紫砂名家与作品欣赏丨朱可心·竹节壶
竹节壶 高9.5厘米 宽12.2厘米 作者:朱可心 此壶用紫砂泥制作,色泽红中泛紫,色润可亲。盖内钤篆书“朱可心”方印,壶底钤篆书“可心余事”方印。壶身圆中置竹节,稳重大方。壶嘴呈“之”字形三弯,额平而恭。此乃民国初嘴形特有之风格。旁贴飘洒一枝潇竹,爽朗清丽,由下向上虬曲成把,刚劲有力。盖为微穹的嵌入式,丰满而清秀,塑一枝嫩竹,两旁贴饰竹叶,匀称而有韵致。以竹造壶,角度各异,颇具动感。 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