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从科学的角度看紫砂壶(1)——区分泥料
很多刚入门的壶友玩家买壶,不知道如何选一把真壶。那么我们从原料上选,就必须是正统的原矿泥料。泥料首先要区分出真紫砂和化工料,因为化工料根本称不上紫砂,而且对身体有害。那么如何分辨真紫砂和化工料呢?作为一个从事制壶三十余年的制壶人,给大家总结了一下几点比较容易看出来的几个特征。 一、有星光有熔点,砂色不单一 天然的紫砂原矿内含有大量的云母,石英和铁质。紫砂中的砂,指的就是石英,石英颗粒的大小,决定着紫砂壶表面的粗细;紫砂壶表面和内壁有如同在夜空中闪烁的星星,这就是云母;壶身还有黑色斑点或者条纹,这…
-
臻品 ‖ 朱亚云 ——《青荷》
夏日傍晚微风习习, 在一小塘旁, 蛙儿悠然地在荷叶上起跳, 荷花随风摆动… 朱亚云的“青荷壶”, 就在这如梦如幻的景色中诞生了。 《青荷》 原矿紫泥|480cc左右 作者:朱亚云 “江南可采莲,莲叶何田田。鱼戏莲叶间,鱼戏莲叶东…”采莲戏鱼,孩提时的快乐时光一直映在朱亚云的脑海里,“青荷壶”所描述的正是这样的景象。 荷花作为壶身的主体,泥绘堆砌自下而上浮现在壶身,莲蓬温润肥美,令人如嗅莲香,荷叶自然灵动,壶把枝梗上的荷刺,刻画得精细入微。 一只青蛙停留在壶盖之…
-
匠人臻品丨周春亚 ——《鱼化龙》
中国传统的鱼化龙是寓意的纹样,也有鱼龙变化。而鱼化为龙,又有金榜题名之意。传说中它是一种龙头鱼身的龙,亦是一种“龙鱼互变”的形式,这种形式中国古代早已有之,为历代民俗、传说衍变而来,其历史渊源悠久,可追溯到史前仰韶文化—半坡类型时期的鱼图腾崇拜。 如此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鱼化龙,必然是古人创作的灵感之一,从而诞生了“鱼化龙壶”这款经典中的经典紫砂壶。“鱼化龙壶”也称为“龙壶”、“鱼龙壶””、“鱼龙戏浪壶”,蕴涵飞黄腾达、平步青云的理想。 据史料记载,明末紫砂艺人陈仲美制作过“龙戏海…
-
传说中紫砂一代宗师——邵大亨
邵大亨,清嘉庆道光年人(1796-1850年),出生于宜兴上袁村,他年少而得名独早,杨彭年以精巧取胜,而邵大亨制壶则以浑朴见长。邵大亨出生于清代动荡时期,是继时大彬、陈鸣远之后紫砂艺术达到的又一个高峰,用毕智穷工来形容也毫不夸张。 据《邵氏宗谱》记载,邵大亨性格孤傲,平日里“每游览竟日或卧逾时,意有所得便欣然成一器,否则终日无所作,或强为之不能也”。又有“雅善效古,每博览前人名作,辙心揣手摩,摩得者尊如供碧。其佳处力追古人,有过之无不及”等等。从中可以看出,大亨并不是一个普通的手工艺人,他的紫砂…
-
紫砂经典 ‖ 周云骢——《石瓢》
《石瓢》 黄金段|200 毫升 周云骢 制 | 手工 石瓢,绝对是紫砂壶最经典的壶型,没有之一。石瓢流传广泛,但后辈人做壶,基本上都以清代瞿子冶大师、现代顾景舟大师的石瓢壶为蓝本。 石瓢壶乍看之下,都还挺像,脱离不了这个“三角形”模样。不过细细品味之下,子冶石瓢、景舟石瓢,还是相去甚远的。 由上面图示不难看出,子冶石瓢的三角形比较明确、硬朗,壶底和腹部位置相对平滑,壶口较小,…
-
臻品 ‖ 朱亚云——《通壁》
《通壁》 四号井底槽清 | 300cc左右 全手工 | 朱亚云 制 一杯清茗,可沁诗脾 烹茶无客至,得味有诗来 通壁壶是一款经典壶形,它的特色在于底部的玉壁设计,小巧可爱,不同凡响,与笔直的壶身相呼应,当使用恰当的紫砂泥时,给人一种玉的厚度感。 通璧壶壶身的设计是直身筒、硬折肩,非常难得,圆滑大度,美观中带着阳刚气韵。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正气不失圆滑,体现了此壶作者的内心。 壶底是玉壁设计,盖与底相互映视、隐约相通,阴阳互补,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,此壶取名通壁。 通壁壶成型难度颇大,流和把的搭配殊…
-
匠心 |汉君 · 周春亚
品茗悟道,明性鉴器!斟茶—— 您了解汉君壶的由来吗?那我们先从“曼公”陈鸿寿聊起吧。陈鸿寿(1768~1822年)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,书画家、篆刻家。字子恭,号曼生、曼龚、曼公、恭寿、翼盦、种榆仙吏、种榆仙客、夹谷亭长、老曼等。曾任赣榆代知县、溧阳知县、江南海防同知。 其工诗文、书画,善制宜兴紫砂壶,人称其壶为“曼生壶”。书法长于行、草、篆、隶诸体。行书峭拔隽雅、分书开张纵横,独步有清一代。篆刻师法秦汉玺印,旁涉丁敬、黄易等人,印文笔画方折,用刀大胆,自然随意,锋棱显露,古拙恣肆,苍茫浑厚。…
-
匠心 |大亨掇只 · 周春亚
大家好!我们今天来分享“一壶千金,几不可得”的这把千金之壶“大亨掇只”。简单介绍"大享掇只壶"来龙去脉,最早拥有此壶的人可追溯到丁松林先生(1905–1949)。后来到了抗战时期,被丁松林先生之妻潘菊华的娘舅周品珍(中国同盟盟员,抗战国共合作时期任宜兴蜀山镇镇长)送给好友潘序伦。 直到八十年代初,宜兴蜀山潘姓人家(即潘氏第三代子孙)注意到这一珍品。潘家晚辈为了鉴别真伪,请徐汉棠来家鉴定,并确定是邵大亨真品。后来徐汉棠又把这件事情,告诉师傅顾景舟。顾景舟在看到这把壶后十分欣喜,更是爱不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