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中国紫砂茗壶珍赏第96期——堆雕菊花提梁壶
堆雕菊花提梁壶 高15.6厘米 口径5.9厘米 清 雍正-乾隆 此壶色呈紫褐,质地细腻,色泽纯正。器形为圆角方壶,壶身四面和底面均堆雕团菊一朵,玲珑俊巧。颈、盖上亦雕有团菊纹饰,筋纹细密相连,口、盖紧密无间。盖上菊蒂为钮。三弯壶流屈曲与壶身贯气,硕大提梁呈圆环状,正面起肩。整器造型以圆为基调,圆中见方,壶底以菊花作圈足,纹饰统一,上下协调,工艺精致,浑然一体。壶面、盖、底虽无铭、款、印章,但却体现出此壶创作设计者技艺素养的高逸。此壶属塑器中的佳作,制作年代当在清雍正至乾隆年间。 此壶现藏南京博物…
-
中国紫砂茗壶珍赏第95期——双竹提梁壶
双竹提梁壶 高16厘米 清 陈荫千 此壶材质为紫砂,色泽赤赭,紫中泛黄,珠粒隐现,质地坚结。以竹子为题材,通身雕作竹形,是仿生变化的一件成功作品,反映出壶艺家创作的鲜明构思。盖钮和提梁作双竹相纹状,细部造型自然生动,空间与实体的变化恰到好处,而整体则依壶生变,夸张得法,尤显凝重端正,朴实无华。腹部堆雕竹枝一圈束腰,壶流与盖钮也都塑作竹形,捏塑成三节竹枝为流,提梁把竹枝处理得既挺颈又柔韧,构思别出匠心,不失为紫砂壶艺的精品。壶底钤有阳文篆书“陈荫千制”方印。 陈荫千是乾隆时期制壶陶人,虽名不见经传…
-
中国紫砂茗壶珍赏第94期——吉祥壶
吉祥壶 高14.6厘米 宽19.2厘米 清 陈汉文 此壶形似灯笼,高脚、高颈,压盖面平穹起,盖板线呈方与口部吻合。流作三弯,自壶身中部直角胥出,出水压力大而流畅,属清代壶嘴的特点。圈把上置榫,钮似壶身缩小的微型,形制完美。壶胎以紫色泥制作,细纯光洁,气韵端庄秀雅,乃名家所作。底款“荆溪汉文”阳文篆书方印。 陈汉文,清雍正、乾隆年间(1725-1795年)宜兴人,或曰陈子畦之子,陈鸣远之弟。工制茗壶,配泥有特长,尤善铺砂,制品浑朴妍巧不让前辈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陈汉文制四方小壶,壶身一边饰堆花荷莲;…
-
中国紫砂茗壶珍赏第93期——书扁式泥绘壶
书扁式泥绘壶 清 乾隆 此壶泥色青紫泛红,色润细若丝绸,形制书扁式。用泥条围坯打身筒成型,中压折肩,大底置底脚线,口盖母子线配合,盖板方,虚盖上置平盖顶薄片,肩圆折线带脚线钮,俯视则有圆心辐射、多层次之美。一弯小嘴胥出,圈把稍瘦,与壶身对比有大将威严之气。全壶以泥绘、堆泥装饰,将制壶之泥用笔与雕琢工具装饰,精细无比。全器分三个注视面,由简至繁,由寓意至写实。盖面绘以缠枝花纹,用笔简练,形神兼备。壶肩饰蝙蝠,象征洪福临门,壶身下缘急敛,以泥浆堆绘远山近水、亭台楼阁,工不厌其繁,与同期瓷器有相同的特…
-
中国紫砂茗壶珍赏第92期——泥绘山水图圆壶
泥绘山水图圆壶 高10.3厘米 宽10.8厘米 清 杨履乾 杨履乾,约为乾隆年间宜兴陶人。 这件杨履乾制泥绘山水圆壶,壶式为仿雍正时期贡壶式,圆灯笼壶身,上下圆线对应,嵌盖,圆珠钮,三弯嘴,圆执把。形制曲线变化有序,等比节奏感强,口线脚线分割壶身,结构合理,圆浑得体,为壶体装饰面留置空间。底钤阳文“杨履乾”篆书方章。此壶制作精湛,泥色深紫泛青,是上乘的天青泥。甚为可贵的泥绘山水纹饰,成于乾隆太平盛世,它以泥饰泥,高尚华丽,颇能符合紫砂的朴素本性,营造浓、淡、厚、薄等立体效果,似田黄印石之薄意雕。…
-
中国紫砂茗壶珍赏第91期——如意云纹汉方壶
如意云纹汉方壶 高14.8厘米 清 陈白康 壶呈抽角方体,四方沿口,高颈,颈下渐硕,平底,四角边足。一侧出抽角方体月牙三弯嘴,另一侧出抽角方体月牙状柄,盖中心拱起饰如意云纹。压盖边抽角吻合,平整精致,盖钮为环亭状顶。壶体下半部凸饰如意云纹,嘴把根部亦饰如意云纹。底钤“陈白康”阳文篆书方印。此壶采用精选紫砂泥制作,紫中透红,色泽细润,经多年摩挲沃养,端庄秀雅。紫砂壶在清代日益受到重视。清宫内务府的档案中,有不少皇帝指定烧造宜兴壶的记载,器物造型,比以前更丰富全面,在传统基础上,乾隆时期各式器形高、…
-
中国紫砂茗壶珍赏第90期——芝硕壶
芝硕壶 高16厘米 宽23厘米 清 乾隆 此壶泥质细润,色泽紫中泛青。形制硕大,器身分六瓣筋纹,表面端方有张力,属泥条围坯打身筒,然后押筋纹所产生的特征。壶内亦有明显的筋纹,底、口、盖均以六棱筋纹贯成一体。清乾隆时期,紫砂茗壶有重大的发展,甚至在壶盖上也做点缀,似乎有意摹仿清代官吏缨帽款式。此芝硕壶造型如缨帽,壶钮似顶珠,以顶珠为中心,饰以红缨垂下,下有六个流苏状的璎珞,制作精妙。三弯壶嘴,四方长圆把,结实、凝重,为清早期的特征之一。综观全器的式度、胎质、造工、印款,是久称太平盛世、紫砂壶艺术化…
-
中国紫砂茗壶珍赏第89期——水仙花瓣壶
水仙花瓣壶 高13厘米 口径5.9厘米 清 殷尚 此壶泥色呈赭红,砂质温润。器身造型作六瓣水仙花瓣形,花瓣收束成口,与盖纹紧密吻合,不失毫厘。蕾为钮,壶底微凹,制技精巧细纤,线条简洁流畅。此壶形制还有与众不同的特点,壶流细长而又昂出,壶把形式别致,风韵独特。壶底钤阳文篆书“殷尚”二字方印。 殷尚,清代乾隆年间宜兴陶人,据说姓陈,虽名不见经传,但观其壶器,制技谨严,对造壶技艺有一定功底。 此壶现藏南京博物院。
-
紫砂当代传承人——周云骢
周云骢 青年陶艺家 中国紫砂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求志堂紫砂创始人 1990年出生于宜兴陶都丁蜀镇,从小生活在黄龙山四号井附近,身边接触到的都是和紫砂陶土相关的事,父母也一直从事紫砂事业,在耳濡目染中长大。 在大学毕业后,周云骢回到家乡继承紫砂文化,拜紫砂一厂培训班老师倪金荣为启蒙师傅,学习并吸取了传统的制壶技术和工具制作手法。期间也收到了紫砂大师倪顺生、秦酉桃等的指点,周云骢的制壶技术得到了飞速的提升。 交流和多看、多学是快速进步的最好方法,在倪金荣老师的推荐下,周云骢多次参与紫砂全手工制壶比赛…
-
中国紫砂茗壶珍赏第88期——百寿壶
百寿壶 高12.5厘米 宽14.2厘米 清 邵友兰 此壶身长直且圆,肩底内敛,直颈下设云肩线,半圆盖,桥钮内置一绳纹环。肩下胥出流与把,流呈堆形尖直挺俏,与圈耳把相对趁势,盖边饰如意云纹,肩部饰万福篆书,腹部刻各种篆法的“寿”字,壶味浓郁,艺趣顿生。底款为“友兰真记”圆印,盖内有“江海”小章,系定制祝寿庆贺之壶。 邵友兰生于清乾隆末年,殁于同治初年(1795),为清中期紫砂名家。道光年间曾为清宫制作过贡品,北京故宫博物院现收藏他的传器。邵氏与“符生邓奎”、“邵二泉”等名家同时,常有印记留在制器上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