约明成化、弘治、正徳年间(1465年~1521年)宜兴湖㳇金沙寺僧人。都说天下名山僧占多,名山名寺出名茶。僧人爱喝茶,自然对茶器情有独钟,自己制作茶器也不足为奇。这位佚名的金沙寺僧就会制作紫砂壶,并且有很好的技艺,周高起《阳羡茗壶系》:“金沙寺僧逸其名,闻之陶家云:僧闲静有致,习与陶缸瓮者处,搏其细土,加以澄练,捏筑为胎,规而圆之,刳使中空,踵傅口柄盖的,附陶穴烧成,人遂传用”。僧人没有留下姓名,《阳羡茗壶系·创始篇》把他列为紫砂壶的创始人。自从供春学了他的造壶技艺后,始为流传。
供春
亦名供龚春、龚春。明正德至嘉靖年间(公元1506年~1566年)宜兴人。本是四川参政(宜兴进士)吴颐山的家僮。据记载,吴颐山未中进士前,读书宜兴金沙寺(在今宜兴湖滏镇)。书僮供春“给使之暇”,发觉金沙寺僧人将制作陶缸陶瓮的细土,加以澄练,捏筑为胎,规而圆之,刳使中空,制成壶样。便“窃仿老僧心匠,亦淘细土,抟坯茶匙穴中,指掠内外”,做成“栗色暗暗如古金鉄敦庞周正”,极造之型之美,被称为茗具中逸品(见《阳羡名陶录》)。因壶为供春所制,通称“供春壶”。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树瘿壶,就是他所制,造型古朴,指螺纹隐现,把内及壶身有篆书“供春”二字。
爱闲老人 明嘉靖至万历年间人。姓名不详。作品有宜均窑笔洗,红褐色胎,内为淡紫色开片釉,有“爱闲老人手制”款。作品有宜均窑笔洗,红褐色胎,内为淡紫色开片釉,有“爱闲老人手制”款。长方形,蒲包口,平底承犴门,腹部铭刻词句,内有淡色开片釉,署款“爱闲老人”,底部钤有“盘奎”圆章。蒲包口盆为明清时期的经典款式,沿用至今。作品流传英国及西欧各国(见《宜兴文史资料》)。
欧子明是明朝嘉靖至万历年间的宜兴著名紫砂艺人,宜兴人欧子明创烧“欧窑”明代制瓷名窑之一,亦名“宜钧”。制品虽出宜兴,但外观厚重与广窑形极相似,而实质不同。广窑以青蓝斑为多,色总带灰墨一类;欧窑色泽较多,釉色以天青、天蓝、芸豆等色居多,问有葡萄紫。其中,以灰蓝最珍贵,色在灰墨、灰绿之间,“灰中有蓝晕,艳若蝴蝶花”这是欧窑的基本釉色。器形以花盆、奁、架及瓶、盂、尊、炉等为多见。其盘式往往为六角、八角形。亦有佛像雕塑。欧窑多橘皮釉,其特色是“于浑朴中见严整”。故他对彩釉贡献甚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