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砂泥来源的历史记载和传说
紫砂泥来源的历史记载和传说
始陶异僧的传说
关于紫砂泥发现的民间传说,明人周高起写了第一本记载宜兴壶的著作《阳羡茗壶系》,书记载了紫砂泥被发现的故事:相传很久以前,江苏宜兴丁蜀一带只是太湖西岸边一个极普通的小村落,人们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过着简朴的生活;农耕之余抟土作瓮,以备日用之需。有一天,忽然村里来了位形貌怪异的云游僧人,他进村就喊:“卖富贵土!卖富贵土!”人们不知就里,好奇地望着他,但异僧却旁若无人地走得更快,边走边继续高喊:“贵不欲买,买富何如?”几个胆大的老人跟在他的后面,想看个究竟。
当异僧走到村外黄龙山的山脚下,突然不见了,跟随其后的老人们四下寻找,却意外地发现脚下土坑里有五颜六色的土块。出于好奇,老人们便带回一些彩土捣练,然后塑形烧造,最后竟有了与从前截然不同的、意想不到的颜色效果。于是人们纷纷仿效,用这种五色土烧制陶器。从此,紫砂陶便应运而生。
历史记载中,陶器在西周春秋以前就有制作了,当年就是以酒缸、酒器等日用器为主。僧人是佛教那都唐武则天以后才盛行佛教僧人,紫砂茶壶用来泡茶是从明代开始比较专业, 明代以前也有只是不多流传下来,例如宋代苏轼苏东坡作为代表中国文人高标准的代表,唯独好紫砂,就留下过诗句:明窗倾紫盏,色味两奇绝。——《游惠山寺之三》。
其实,有关宜兴紫砂始祖的传说流传颇多,现已很难考证。在我国民间,每个行当都推崇有相应的行业祖师,即所谓“百工技艺,各祀其祖,三百六十行,无祖不定。”我们紫砂行业还有另一种紫砂泥的记载——“陶朱公”范蠡。
“陶朱公”范蠡传说
根据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的记载,宜兴丁蜀镇产陶,始于新石器时期,而春秋时的范蠡在佐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后,便“轻舟,以入于五湖”,经营农业和商业,后定居在山东肥城西北陶山。宜兴的紫砂艺人也不例外,他们在传说中,塑造出了自我认定的开山祖师,就是如今所说的始陶异僧。一代又一代的紫砂从业者,靠着富贵土生存、生活、发展。
即便今天,在我国难以计数的手工艺品门类中,惟有紫砂的生存状态最好,是独秀于林的灿烂的一支,紫砂艺人的生活、生存状况,也远远走在同时代其他手工艺者的前面。所以宜兴的陶工们尊称范蠡为陶业祖师,镇里旧有的崇福寺、镇溪寺都曾供奉过范蠡塑像,并将其奉为“造缸先师”,每年农历九月初九,焚香祭祀。